找到相关内容976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荷泽显宗记溯源

    住为本,善知识,外离一切,名为无相,能离于,则法体净,此是以无相为体,善知识,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,于自念上,常离诸境,不于境生心,若只百物不思,念尽除却,一念绝即死,别处受生,是为大错,学道者思...不乐涅槃,无不能无,有不能有。行住坐卧,心不动摇,一切时中,获无所得。三世诸佛,教旨如斯,即菩萨慈悲,递相传受。自世尊灭后,西天二十八祖,共传无住之心,同说如来知见。至于达摩,届此为初,递代相传,于今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1.html
  • 泰山:经石峪摩崖刻经

    无 寿者相所以者何我 即是非相人相众 生 相寿者相即是非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 诸 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 经不惊 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 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(37)...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 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(38)无人无众生相 无 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 提 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 住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2222989656.html
  • 禅学浅说

    妄心在如何活动,此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涅槃,无有动静、生灭、分别之,本来就在“大禅定”之中。  另一部大乘佛教经典《思益梵天所问经》也指出:“普华言:是故常知一切凡夫常在于定。舍利弗言:以何定故?一切...理定门也。明达法相,事观也,善了无生,理观也。诸经论中,或单说事定,或但明理定。二观亦然,或敌体事理,止观相对。或以事观,对于理定,如《起信论》云:‘止一切,乃至心不可得为止,而观因缘生灭为观。’或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7.html
  •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

    刘极高的信中,宗杲说:   .吾佛大圣人,能空一切,成万法智,而不能即灭定业,况博地凡夫耶。昔有僧问一老宿:“世界恁么热,未审向甚么处回避?”老宿曰:“向镬汤炉炭里回避。”曰:“只如镬汤炉灰里,作...士大夫参禅群体的传禅活动,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宋士大夫对于禅学的态度和需求程度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宋士大夫禅学的特色。宗杲将临济宗“即心是佛,无心是道”的宗教主旨转换成“不坏世间而求实相”、“菩提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295193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十八)

    都是虚假的幻影。原来什么“我”都是没有的。   不仅仅是一个个的补特伽罗,没有自体存在。乃至举目所见到的无量无边的显现都没有自体存在。这才发现本来清净,本来离一切。原来只是...”是一个独立的、本来成立的“我”,不必怀疑是有我的。   不光是对于人执著有我,对于万事万物的一切显现,我们都以为是有我。用拟人的手法来说,假如我是一个全世界的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04741325701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大乘修行人不可不知的修法——三殊胜

    无缘,不著一切而行诸善法。《金刚经》说: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行一切善法。结行殊胜,就是摄集所作的善根,通过回向令善根广大无尽。   三殊胜是一大窍诀,无论修行何种善法,只要运用她,就...则不能;有人听后只做三天,有人则长期奉行;有人只得少许利益,有人获利无边;有人只当作知识,有人则将三殊胜贯彻于一切时处,使每一善都成为殊胜。所以,由于求法的心态千差万别,结果也迥然不同。   三殊胜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大乘修行人不可不知的修法——三殊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211836325668.html